首页
文章详情

堂食人均消费回落至十年前水平,两类餐饮门店陷入生存危机

2025.10.31 13:01红餐网红餐网
堂食人均消费持续下滑,餐饮行业如何破局?

堂食人均消费持续下滑,餐饮行业如何破局?

当前堂食人均消费已回落至接近2015年的水平。

“我们观察到,2025年堂食人均消费几乎回到了十年前。”在近期举行的餐饮产业大会上,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公布的一组数据在业内引发广泛关注。

在人力、租金、食材成本持续攀升的背景下,为何堂食客单价反而倒退回十年前?当价格水平回到过去,市场格局又将如何演变?

这背后远不止“价格战”那么简单。在供给过剩、消费转型与平台策略的多重作用下,餐饮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洗牌。

谁在推动堂食客单价下行?

9.9元一杯果茶、25元一荤两素的快餐,如今已成为餐饮各细分赛道的常态。

2025年堂食客单价的“十年回撤”,并非单纯的价格倒退,而是结构性调整、品类演变与消费行为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
首先,全国餐饮门店数量仍在持续增长,供给过剩问题未见缓解。

据红餐大数据,截至2025年8月,全国餐饮门店已超760万家;企查查数据显示,餐饮企业存量更是高达1603万家。

然而现实是,市场根本无法承载如此庞大的门店数量。

△图片来源:图虫创意

红餐网专栏作者、豪虾传创始人蒋毅指出,基于中国人口规模,餐饮市场的合理门店容量应在300万家左右,而当前数量已远超合理范围。

在供给严重过剩、多数门店缺乏稳定客流的情况下,“低价引流”成了新店无奈的选择。

王莆中表示,近三年集中开业的新店,尤其是快餐、茶饮、咖啡等低客单价品类,显著拉低了整体堂食均价。

不仅如此,原本客单价较高的中式正餐、西式正餐等赛道,新开门店也在主动降价,进一步压低行业均值。

换言之,低客单价品类占比上升,叠加高客单价品类被迫下探,共同将行业均价拖回“十年前”。

△图片来源:图虫创意

此外,消费需求的结构性转变也在加速客单价下滑。

近年来,商务宴请等高端场景需求持续萎缩,日常用餐、亲友小聚成为主流。消费场景的分化,加剧了价格分层。更深层的原因在于,消费者心态已发生根本变化。

红餐大数据显示,2024年表示餐饮支出增加的消费者比例从2023年的50.0%降至31.3%。截至2025年8月,全国餐饮人均消费已降至36.6元,同比下滑7.7%。

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“高性价比”而非“高溢价”产品,支出趋于理性。过去一桌300元的家常饭如今更多被200元的3-4人套餐替代。

最后,2025年外卖市场的激烈竞争也波及堂食。平台补贴下的低价外卖倒逼商家推出低价堂食套餐,进一步压缩堂食客单价。

两类门店深陷生存困局

表面看,客单价普降似乎让所有商家站在同一起跑线,实则不然。

不同类型的门店正面临截然不同的命运。以“新店”(近三年开业)和“老店”(运营5年以上)为例,前者在低价红海中批量倒闭,后者则在焦虑中迷失方向。

对缺乏稳定客源的新店而言,降价几乎是唯一获客手段。但现实残酷:没有核心能力支撑的低价,无异于自毁。2025年的市场已证明,“低价冲量”策略反而加速了门店消亡。

△图片来源:图虫创意

公开数据显示,餐饮门店平均生命周期已从2015年的2.1年缩短至2023年的16.9个月。红餐产业研究院预计,2025年这一数字或进一步降至15个月左右。

走进任何商圈,一年前熟悉的店铺可能早已更名;同一条街上,火锅、烘焙、烧烤扎堆,除了价格战,别无他法。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门店,终将被市场淘汰。

相较之下,老店的困境更令人惋惜。

这些门店本拥有多年积累的品牌认知与客户基础,却因业绩下滑陷入恐慌,盲目加入价格战,反而亲手瓦解了自身优势。

“日营业额从10万跌到5万并不可怕,因为这是全行业现象。真正可惜的是那些本有抗跌能力,却因误判而主动降价的老店。”蒋毅强调,餐饮经营者应守住底线——切勿自伤。在行业低谷期,活下去的关键是减少无效动作,避免反向操作。

在他看来,有积淀的老店不应效仿新店打价格战。但不少老板过度焦虑,频繁促销、降价、加大营销,反而动摇了品牌根基。

△图片来源:图虫创意

目前无人能准确预判价格战何时结束,但只要供需失衡持续,商家继续“病急乱投医”,低价趋势就难以逆转。

同时,堂食客单价“触底反弹”的可能性极低。未来价格将稳定在消费者普遍认为“物有所值”的区间。

餐饮“躺赢”的时代,已然终结。

破局之道: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

正如王莆中所言,餐饮已进入“超级性价比”时代——一个靠真本事吃饭的时代。

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追求正在重塑行业逻辑。商家必须付出更多努力,在产品、服务、效率和体验上持续创新,才能赢得市场。

客单价下滑并非绝境。真正的出路在于摆脱“低价依赖”,转向价值竞争。突围的关键,不是谁更便宜,而是谁更能精准满足真实需求。仅靠低价而无核心能力,终将被更低价者取代。

△图片来源:图虫创意

蒋毅建议,老店应将80%精力用于维护老客转化率,仅用20%尝试拓新。

“反复光顾你店的顾客,真正在意的是价格吗?未必。若他们只看价格,你永远拼不过9.9元的对手。”他指出,老店的核心优势在于顾客对口味与品质的信任,守住老客比盲目拉新更重要。

未来食餐饮战略咨询创始人余奕宏同样反对盲目降价。他认为,“竞底”是死路一条。真正的机会在于服务追求“质价比”的消费者。

他举例称,上海一家中餐厅未降价反而将客单价从100元提至120元,对标150-200元品质餐厅,结果生意火爆,成为区域头部品牌。

南城香创始人汪国玉在“2025中国餐饮品牌节”上指出,餐饮逻辑已变:消费者并非“降级”,而是“升级”——他们希望每一分钱都花得值。“南城香的产品结构和策略,正是围绕消费升级调整的。”

红餐网观察到,众多品牌已在实践类似策略:有奶茶店主打“现煮茶底”,火锅品牌用手工丸滑替代冻品,虽价格微涨,却因体验升级而客流不断。归根结底,顾客要的不是便宜,而是“值得”。

△图片来源:图虫创意

结 语

堂食客单价回落至十年前,实为行业拐点。它戳破了“低价即生存”的幻觉,倒逼商家从“内卷价格”转向“深耕价值”。

洗牌之后,市场将回归理性。唯有坚持长期主义、真正理解“复购”本质的品牌,才能穿越周期。让消费者觉得“这顿饭值这个价”,才是餐饮长久经营的核心。

本文由红餐网(ID:hongcan18)原创首发,作者:钱俊;编辑:洪君。本文封面图来源:图虫创意。

堂食人均消费回落至十年前水平,两类餐饮门店陷入生存危机

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

文章来源于红餐网,转载注明原文出处,此文观点与商文在线无关,理性阅读,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,请联系我们,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

红餐网

红餐网